抽真空这事,差点让我多交了半年电费!
有次装空调,我眼睁睁看着师傅不到3分钟就把真空泵拔了,还拍着胸口说“放心,没问题”。我当时啥都不懂,结果那一台空调,第一年电费能干翻一台冰箱的两倍,制冷还慢得像老牛拉破车。
后来才知道,这里面的门道,比你想象的还多。
今天我把我二装时总结的“挂机空调避坑指南”掏个底朝天,不管你是第一次装,还是老房换新机,看完这篇,你绝对能少踩坑。
一、安装位置
空调出风口如果正对着床,你准备好每晚做“北极探险”吧。吹久了,不光半夜被冻醒,还容易早起头痛流鼻涕,抵抗力差的人分分钟感冒。
聪明的做法,是让风口朝向衣柜、墙面或门口,尽量打个“缓冲”,让冷风绕一圈再到人身上。
有朋友说小户型躲不掉直吹,那你就乖乖选带防直吹功能的空调,别省那点钱。
还有高度这事,装太低会压层高,看着就闷,做了双眼皮的吊顶,更要在木工阶段提前留好位置,这样才能贴墙不留缝,整体美观。
二、插座位置
很多人不在意插座位置,结果空调漏水、冷凝水回流的时候,水直接顺着管路进插座,轻则短路,重则烧主板。
记住一句话:插座口要高于管道口,不多这一点,你未来就可能少一次维修费。这个细节,我第一次装修没注意,吃过一次亏,第二次直接盯着师傅定位,直到打孔前才放他干活。
三、空调到货
别以为品牌店送来的就是你买的那台。型号错一个字,能让你后期用电量翻倍。
到货当天,先拆包装、核对品牌型号,再看生产日期和能效标识,特别是想避开“电费刺客”的人,这一步一定要盯紧。空调一旦上墙再发现型号不对,你退货的难度,比在地铁上找掉的硬币还大。
四、内机安装
挂内机不是随便挂上就行,必须要水平。歪了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导致冷凝水往一边积,久而久之墙面发霉脱皮。
我现在连师傅挂内机挂板的时候都盯着,拿水平仪反复确认,螺丝用膨胀螺栓固定,确保稳固到像钉在墙里一样。师傅看我这么认真,还调侃说“你这是装空调还是装金库”。
五、增项收费
空调安装的“三板斧”增项,永远离不开:高空费、辅材费、铜管延长费。别小看这几项,有人装一台机,增项能加出半台机的钱。
我的办法是,安装前就和师傅把所有可能的收费列清单,并写在安装单上,哪怕是加个弯头都标注价格,这样后期他们想临时加码,也得掂量掂量。
六、抽真空
抽真空是整个安装的灵魂,做不好,后面各种毛病全来。真空不够,空调会制冷差、耗电高、还有异响,甚至腐蚀管路。标准做法是:抽真空至少15分钟,保压2分钟,看压力表不回弹。
更冷门的一个细节是,如果管路过长,拔真空泵管子前要先放一点氟气进去,再拔管,这样可以保证空气不会趁机倒灌进系统。这个细节,我是跟一个干了20年的老安装师傅学的,他说“知道这个的人不到一半”。
七、为什么我说“功课要做到让师傅害怕”
二装时,我拿着自己的避坑清单,一步步盯着流程,师傅一开始还不太情愿,后来反而说“你这活,比我们培训课都细”。
别怕师傅觉得你麻烦,你这是在保护自己家,保护自己的电费和舒适度。你不懂,他们才有空子可钻。
结尾——空调不是家里最贵的,但可能是最费钱的!
空调买得好不如装得好,装得好才不怕用十年。
你可能觉得装空调是小事,随便找个师傅装一下就完事,可真出问题的时候,你会发现那点前期的“无所谓”,换来的是夏天热得睡不着、冬天冷得起不来,还有源源不断的电费账单。
这份攻略,不光是我第二次装修的血泪总结,也是我看过太多朋友踩坑后的反思。你不想多花冤枉钱,就给我点个收藏,到时候拿着清单去盯工,让师傅知道——这家业主,不好糊弄。
操盘袋配资,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公司,在线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