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俄乌的局势,说真的,有时候你都分不清是新闻还是什么狗血剧本。前脚特朗普还在白宫那头,兴冲冲地当着和事佬,电话里撮合着和谈,感觉和平的曙光就快来了。可电话线那头的热乎劲儿还没散呢,克里姆林宫“Duang”一下,就扔出来个炸弹。
普京,他竟然邀请泽连斯基,去莫斯科。对,你没听错,莫斯科。搞个什么和平峰会。
这操作简直了,让人脑子都得转一下才能反应过来。基辅那边的反应倒是快,几乎是本能的,想都没想,一个干脆利落的“不”字就怼了回去。可谁能想到呢,这个“不”字激起的涟漪,不是外交辞令的拉扯,而是实打实的火光和爆炸。拒绝的话音还没飘散,超过500波火力的导弹和无人机,就像是被捅了的马蜂窝,黑压压地扑向了乌克兰的每一个角落。
这场所谓的和谈,还没开始,就先用最残酷的隔空喊话和轰炸,把战争的真相撕了个底朝天。还谈什么判?谈判桌不过是炮弹呼啸的间隙里,一个脆弱的点缀罢了。普京这个莫斯科之邀,哪是什么和平的橄ăpadă枝,这分明就是一场现代版的“鸿门宴”。
你想想那个画面。让一个正在抵抗侵略的国家的总统,跑到敌国的首都,走进那个象征着权力与压迫的克里姆林宫去谈判。这本身,就不是谈判,是羞辱。这等于是在逼着泽连斯基,在全世界的镁光灯下,进行一次政治上的叩头。安全?谁敢给你打包票。就算人身安全没问题,政治生命呢?他只要踏进克里姆林宫那一步,都不用等谈判结果,乌克兰国内民众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。“向敌人屈服的叛徒”,这顶帽子一旦戴上,就再也摘不下来了。
泽连斯基那边心里跟明镜似的,这哪是去谈判,这是去政治自杀。所以他拒绝得斩钉截铁。基辅马上就说,你看,中东那边不是有好几个国家都愿意提供中立场地吗?咱们可以去那儿谈。但莫斯科的态度,硬得像块石头,就一句话:必须来莫斯科。这事儿甚至让欧洲的领导人都坐不住了,赶紧跑去劝特朗普,说你可千万别跟着掺和,这个提议“不是个好主意”。
说白了,普京可能压根就没指望泽连斯基会来。这更像是一种心理战,一种极限施压的手段。一来,我把姿态摆得高高的,就算最后不在莫斯科谈,谈判地点的选择也得向着亲俄的地方偏;二来,我也想看看,在你被我炸了这么久之后,你的骨头到底还有多硬,你的底线究竟在哪儿。
代价,总是在拒绝之后立刻到来。
泽连斯基的拒绝强硬而迅速,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来得又快又猛。就在他拒绝之后,从8月20号晚上到21号凌晨,那简直就是乌克兰的“不眠之夜”。俄军的火力网密不透风地笼罩下来。基辅那边说,俄军动用了超过500波次的火力,什么Kh-101、什么“口径”巡航导弹,还有那铺天盖地的“沙赫德”无人机,甚至连专门用来迷惑防空系统的诱饵型号都用上了,摆明了就是要让你防不胜防。
那种高强度的空袭,让整个乌克兰的防空警报,响了一整夜。基辅、切尔尼戈夫、利沃夫……到处都是爆炸声。敖德萨的港口被炸开了花,伊兹梅尔的工厂燃起大火,天然气设施也没能幸免。基辅很多地方停电,连地铁都因为轰炸停运了。
这波操作的潜台词,再明显不过了——你不给我面子,我就用炮弹让你清醒清醒。你不来我的谈判桌,我就把你的家变成战场。而且,不光是后方,前线的绞杀也在同步升级。俄罗斯国防部说,光是20号那一天,就在哈尔科夫、扎波罗热等地打死打伤了1300多名乌军。
这种血腥的报复循环,早就不是第一次了。就在今年6月,乌克兰搞了个“蜘蛛网行动”,用无人机打了俄罗斯好几个州的机场,据说让俄军13架战略轰炸机受损。普京的回应是什么?雷霆万钧。立马就是407架无人机和44枚导弹,海陆空三路齐发,对着乌克兰就是一顿猛揍。
可这次,最让人心寒的,可能还不是轰炸本身。
面对这种狂轰滥炸,泽连斯基第一时间还是老一套,跳出来喊话,说要向国际法院提交新的战争罪行证据,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开紧急会议。他想在舆论上扳回一城。然而,这次,他那个最大的靠山,美国的态度,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。
美国这次非但没有加码制裁,反而还传出风声,说要停掉对乌克兰的部分军事支持。特朗普呢,一边象征性地谴责两句俄罗斯,不痛不痒的,一边又话锋一转,开始暗示是乌克兰之前的袭击行为,破坏了他老人家搞停火的努力。你看,这锅甩的。他所谓的“调停”,说白了,就是打打电话,当个传话筒,真让他下场担点什么责任?门儿都没有。
这对基辅来说,简直是釜底抽薪。乌克兰一下子就掉进了一个死循环里:被炸了,然后面对一个选择题,“要么来莫斯科谈,要么就继续挨炸”。可那个最大的后援,却在旁边一副“我尽力了,但你们双方都不冷静”的样子。
欧盟内部也是一团乱麻,有的国家怕战火烧到自己身上,有的国家觉得必须更强硬。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倒是谴责得挺激烈,可一问到具体要怎么办,就又开始打太极。
所以你看,局势就这么僵住了。泽连斯基不敢去莫斯科,怕背上妥协的骂名;普京则用最直接的暴力,告诉你我的耐心是有限的。所谓的和谈,越来越像双方手里举着的一个幌子,底下都在使劲掰手腕,比谁的拳头更硬,谁的血流的更多。
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还出来说,要“为领导人会晤做充分准备”,这话听着更像是给眼下的僵局找个台阶下。现实是,在一方真的被打疼、打怕,觉得再耗下去就要崩盘之前,谁都不会真心实意地坐下来谈。普京的鸿门宴被拒,说明谈判的火候根本没到;而俄军24小时内让上千乌军伤亡,则再次证明,在这片土地上,武力依旧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语言。这场残酷的消耗战,还得看谁的血先流干。
操盘袋配资,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公司,在线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