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新的总统令,宣布对多种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。这次关税的范围包括对所有进口重型卡车征收25%的关税,对进口家具征收30%的关税,对橱柜、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%的关税,而对专利和品牌药品更是征收了高达100%的关税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一轮关税并没有区分来源国家,只要是出口到美国的商品,都需要支付这些高额关税,尤其是对药品加征100%的关税,令许多人感到困惑。
特朗普的药品关税计划
这一系列措施源自于特朗普在去年总统大选期间的承诺。当时,特朗普表示,美国的药品价格过高,都是因为民主党政府无能造成的,并承诺一旦当选,将大力打击药价问题。虽然控制药品价格对美国的普通民众来说是一项利好政策,但在美国复杂的医疗系统中,特朗普显然低估了这一问题的难度。
特朗普当选后,便时常批评药企,要求他们降低药品价格。他曾签署总统令,要求药企降价,并且在公开场合宣称,自己成功地将药品价格降低了1500%。虽然他的“数字”完全没有根据,但至少能够看出他在药品定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。最终,特朗普对进口药品加征了100%的关税,这个决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和离谱。
展开剩余68%关税背后的逻辑
在特朗普的眼里,关税是美国政府可以动用的最强大武器。他认为,只要对进口药品加税,药企就会将生产线搬回美国,从而在美国投资建厂,雇佣更多美国工人,最终降低药品价格,达成双赢的局面。特朗普曾在7月时提到,可能对进口药品加征200%的关税,语气非常激烈,仿佛“震惊四座”。
然而,美国的药企并不打算这么轻易地屈服。它们之所以将生产线转移到国外,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低廉,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。药企通过进口这些廉价药品,然后以高价出售给美国消费者,这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。因此,药品价格的高昂并不完全是生产地的问题,更多的是药企的定价策略和利润驱动。
美国的医疗体系与药企、保险公司、医院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利益链条,这些企业通过游说影响政策,使得许多对民众不利的决策得以通过。在这种深层次的利益关系面前,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显得微不足道,无法撼动这些庞大的经济体。
面对特朗普的施压,药企开始通过媒体表达他们的“困境”,表示如果将生产线搬回美国,不仅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,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。这使得特朗普的计划面临反击,但他依然决定对进口药品加征100%的关税。
后果与挑战
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产生一些严重后果。首先,美国民众将很难买到真正便宜的药品。许多药品可能会出现短缺,尤其是一些本土无法生产的关键药物。关税不仅不会降低药价,反而可能导致药企通过提高价格来弥补额外的关税成本,最终让消费者承担更多的经济负担。我们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就已经看到过类似情况,当时美国零售行业也曾因为关税成本的上升而提高了价格。
此外,药企可能会借口“搬迁生产线”或“研发成本增加”来请求政府提供更多的补贴,以弥补关税带来的损失。特朗普最终能否通过这些高额关税弥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,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更重要的是,资本的运行并非简单的政府命令就能改变,尤其是在药企这样庞大的行业面前,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恐怕难以实现。
结语
特朗普加征药品关税的计划,表面上看是为了降低药品价格,实际操作中却可能适得其反。药企的力量强大,且有着自己的运作规律,这种关税政策能否真正降低药品价格,还需要时间来验证。而美国民众能否从中受益,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。特朗普或许是想通过这些高关税作为谈判筹码,但最终能否成功,仍然令人怀疑。
发布于:天津市操盘袋配资,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公司,在线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